
空表演實驗場X高雄文學館
五感異聲,礙情中的異身體與人文平權
無論世界如何,我們都擁有這一副身體,因而感知,因而訴說
2024駐館計畫
從身體五感出發的社會藝術與文化平權計畫
此計畫將帶領不同的障礙者與其他參與者,協同藝術家與高雄文學館館方人員一起透過講座、工作坊、創作整合等過程,重新探索身體、情感,並辨認權力在其中滲透的痕跡,尋找表達、彼此培力,釋放或消弭壓迫、追求平權的可及性,醒覺、探索,喚醒本然的自我,同時分享彼此的「異身體」。
創作概念:莊子「混沌」篇
南海之帝為倏,北海之帝為忽,中央之帝為渾沌。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,渾沌待之甚善。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,曰:“人皆有七竅,以視、聽、食、息,此獨無有,嘗試鑿之。”日鑿一竅,七日而渾沌死。南海和北海的帝王倏和忽,前去渾沌的居所拜訪,得到熱情的款待。感受到渾沌的好客之後,為了回報這份款待,倏和忽心生一計,希望改變渾沌的身體狀態,使其擁有正常人的七竅和相對應的功能。每日為渾沌開鑿一竅,七天後,竅洞齊開,卻意外導致渾沌的生命消逝。
這個故事蘊含了異身體計畫的核心精神。
從倏和忽的觀點來看,他們認為渾沌的身體缺陷,需要透過改變來矯正,卻忽略了在渾沌的居所中,每個生命都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,不受拘束,活得自在開心。老子亦云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。」五感世界有時容易使我們僅從特定的視角判斷事物。從渾沌的視角來看,他在獨特的環境中順應本性,發展出獨特的溝通方式,並樂於分享生命力。渾沌的視角是豐盈且好客的。若我們共同到達渾沌之地,我們將如何與渾沌交流相遇?如果我們是渾沌,身體如何舞動,如何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?身處當代資本社會和消費主義盛行之際,我們應該活出本性,順應自然,與他人相遇?讓我們從這個黑色幽默的故事中,醒覺、探索,喚醒本然的自我,同時分享彼此的「異身體」。或許,在這研發與體驗,我們能尋得真實、與自然共舞的方向。
辦理單位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---|---|---|---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