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4奇花異草3.0 系列工作坊/講座
以一系列工作坊與講座串聯身體五感培育計劃,
尋覓人與人與地的連結,一同探索文化與藝術的可能性。
4/13 走讀暨計畫說明會
「高雄文學館身體地圖:五感與身體權益的交織」
《高雄文學館與中央公園的歷史變遷》文史走讀從人文歷史、建築與場所,深入理解文學館及中央公園的底蘊,透過感官的第一次接觸連結,衍伸出潛在創作靈感的可能性。




1/6
工作坊
4/21 感知界線:探索五感中的跨越與異聲」
透過細膩的聆聽,探索五感之間的跨越與異聲之美。五感覺照下,超越了感官的限制,開啟了對聲音另一層次的醒覺。過程中,我們發現聲音不僅是一種感官刺激,更是一種情感共鳴的媒介。透過聲音與腦波意識的共振,能夠跨越界線與打破框架,探索出感知界線的無限可能。
「因為空,所以無限幻化、無限可能。」
講座
5/11「非視覺創作經驗裡的身體現象學」
以非視覺感知與詮釋為基底,探討視覺障礙者在聽覺、觸覺、味覺、嗅覺等訊息中,如何重新看見生命歷程裡社會給予的身體印記和自我表態。

0511藝術家介紹

0511與學員交流

LINE_ALBUM_2024511紀錄-君君_240516_19

0511藝術家介紹
1/3
工作坊
5/11「身體解碼:即興、五感、異身經驗」
透過即興解碼環境、身體的關係,並再次拼揍運用五感的身體經驗,發展動態片段。
工作坊
5/26「情感共振:陶與異」
以「感性丈量」為主題來回應混沌。
丈量通常都在同一個平面,例如cm、坪 數回應空間的平面範圍,但人之餘空間是多方位、立體的、有各種感知的。參與者以自己的身體,去形容空間的多種樣態。

DSA0583

DSA0412

DSV0119

DSA0583
1/8
4/27、5/26
Open Studio 1&2
成果呈現之藝術創作計畫發想、媒介材質探索,以及階段性展示工作坊發想創意。開放大眾共同參與,碰撞出更為精彩的火花
bottom of page